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信息技术助推黄河水文化的数字化传播(2)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2 02: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建立大数据库首先应收集已有的黄河水文化传统资源,将其转化为数字形式,录入数据库。同时,整合现有的黄河水文化数字资源,实现黄河水文化资源的

建立大数据库首先应收集已有的黄河水文化传统资源,将其转化为数字形式,录入数据库。同时,整合现有的黄河水文化数字资源,实现黄河水文化资源的全部数据化、电子化。其次,将所有的数字资源导入到黄河水文化数字资源大数据库中,并进行数据清理工作。再次,展开数据挖掘与分析,从大数据中得到新发现。最后,用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等图表将有价值的信息向大众进行可视化展示。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大数据库的标准和数据匹配度,预留与中原文化、流域文化、民俗文化等数据库之间的接口。以备未来数据量不断增加,方便与其他数据资源之间相互补充。更加有利于黄河水文化资源的共享和联通,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提供基础。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提高传播的可视化,利用各种可视化数据图、表、软件等形式,使大众受到传播内容的直接冲击。在充分了解受众需要的基础上,优化传播内容和方式,构建立体化和多维度的民族文化传播体系。借助大数据技术,以更直观可见的方式了解黄河水文化成果的状态、传播和资源配置动态,发现黄河水文化传播的地域差异、受众差异和影响力差异,以及目标受众群体的特点、偏好、兴趣和心理需求等。通过利用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定位出文化传播过程中受用户欢迎的黄河水文化题材,有针对性地分步分批对不同的黄河水文化内容制定具有广度差异和深度差异的传播,以便提高黄河水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虚拟现实技术增强黄河水文化传播的趣味性

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传感器、人机交互等多重技术手段,高效实现信息传播,在应用中具有明显的沉浸性特性。[3]虚拟技术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模拟人体的感官功能,当使用者佩戴虚拟现实眼镜设备后,会实现一种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的感受。这种技术有效升级了故事讲述和体验的方式,为使用者创造了新的感官享受,使目标体验内容变得更加多维、生动和饱满。

黄河水文化覆盖流域广阔,从黄河的上游到下游,跨越了九个省区,流域面积超过75 万平方公里。整个流域沿线的文化影响地区面临着地域跨度大、文化环境迥异、参与主体多元化等问题。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黄河流域内的水文化资源的采集录入,可以利用3D 全息影像技术进一步将黄河水文化资源的结构、形态、故事等进行细致地整合并恢复原貌,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融合展示,打破时空壁垒,让更多的黄河水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到黄河水文化,感受黄河儿女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虚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黄河水文化相关的博物馆展览中。通过打造虚拟博物馆展厅,让参观者通过馆内的虚拟现实设备,初步领略博物馆的海量展品,有助于引导游客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参观,同时也解决了由于节假日游客陡增造成的参观体验感下降等问题。不仅如此,随着头戴式虚拟设备的研发升级,虚拟博物馆的访问模式还可以在线实现。未来,对黄河水文化感兴趣的大众,只需要一个头戴虚拟现实眼镜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参观博物馆中的各项黄河水文化展品。这种方式不但打通了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渠道,更打破了参观者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无法前往博物馆的愿望,及时有效地实现了黄河水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的目标。实际上,虚拟技术还能应用在黄河水文化文物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内部结构展示、手工艺制作和体验等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为黄河水文化赋予了现代气息,尤其是对新一代的青年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时尚新鲜的体验。

四、人工智能技术推进黄河水文化传播的高效性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文化创作者更精准地将文化内容与受众群体进行有效匹配,预测并判断出特定场景下受众个体的内在需求。解决黄河水文化有效传播的问题,本质上就是要关注文化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地被大众接纳并分享。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要对受众群体具备全面的了解和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跟踪与受众群体文化互动的足迹,统计大众在黄河水文化资源内容方面的阅读习惯、学习方式、行为逻辑等行为特征数据。综合大众的年龄特征、兴趣偏好和知识能力水平等指标,使用特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基于精准化智能推荐系统,实现受众对象和文化内容之间的双向连接,贴合大众文化学习和体验的需求。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结合全球定位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处于特定地理位置的大众精准推送所在区域的黄河水文化信息。同时,在大数据技术对黄河水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分类的技术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打破数据类型的分类,将黄河水文化按照文化内容的类别细分为各个子集(例如,黄河水文化经典故事、文化人物、歌曲、戏曲、民俗手工艺等),以数据的形式加以展示。当大众想要了解黄河水文化某一类别的内容时,只需选择对应的文化内容即可。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0/0922/453.html

上一篇:“美术考古”视域下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下一篇:新时代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