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时代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4)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2 02: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例如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以及微博、微信、B站等新兴媒体平台,以黄河生态文化为素材,制作情趣高远、易于大众接受的手

例如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以及微博、微信、B站等新兴媒体平台,以黄河生态文化为素材,制作情趣高远、易于大众接受的手机APP、创意宣传小标识或公益广告,全面、系统地传播黄河生态文化的内涵和知识,让受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黄河生态文化教育。利用好黄河博物馆、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以及沿黄各省市博物馆及文化馆等平台优势,将黄河生态文化融入讲解词中,融入展设当中,由此更好地传播黄河生态文化理念。

在保护母亲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纪念日中,把黄河生态文化融入主题活动中。以黄河生态文化为主题组织摄影、书法、美术、诗歌创作或征文大赛;也可以高校为平台,举办“黄河生态文化”知识大赛进行传播教育。以纪录片、电视节目、新闻报道及评论、动画片、普及读物等形式从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几个方面予以生动展示。

(四)注重传播的针对性

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面向中小学生时,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从古今名家作品中筛选与黄河生态文化相关的精品,将其通俗化解析后列入语文、地理、自然、生物等教材当中;要加强户外教育教学基地建设,通过亲身体验,让生态文明知识真正内化到学生心中。

针对高校在校大学生,一方面通过开设《黄河生态文化》等课程,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入黄河生态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环节中加入以黄河生态文化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活动,深刻体悟黄河生态文化的生态理念。

针对成年人,要分行业和地区。一方面,通过培训,加强对相关单位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居民的生态文化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以黄河生态文化为内容,通过设置宣传栏,举办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受众的生态观念。

针对黄河生态文化的国际传播,应选取具有跨文化传播、跨意识形态传播条件的文化产品,寻求国际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语言,真正实现“中国内容,国际表达”的目标,以生态环境为基本话语最终达成共识。

传播黄河生态文化在新时代具有重要价值,这不仅体现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还体现在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上。相信通过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提升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力,从而增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1]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EB/OL].http:///xinwen/2019-09/19/content_.htm,2019-09-19.

[2]牛建强.抓住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新的历史机遇[EB/OL].http:///info/1047/1372.htm,2019-09-25.

[3]薛华.论黄河文化与河洛文化:黄河博物馆新馆主题陈列之探讨[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2006:5.

[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politics/19cpcnc/2017-10/27/c.htm,2017-10.

[5]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EB/OL].http:///xinwen/2019-09/19/content_.htm,2019-09-19.

[6]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N].新华社每日电讯,2017-01-20.

[7]陈超.网络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水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07):121-124.

编者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是每个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灵相依的精神纽带。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推出“黄河文化传播研究”系列文章,对黄河流域文明传承、历史及人文遗产进行深入探讨。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新时代,黄河流域又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2019年9月18日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1]。这既凸显了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又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黄河文化中,生态文化可以说是与流域内生态保护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文化类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怎样传播好黄河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值得深入思考。一、优秀的黄河生态文化资源(一)黄河生态文化的界定及特点文化本身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很难掌握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趋于多元化,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形成。对黄河而言,其自身无法产生文化,只有当人类在与之发生联系后,通过利用黄河、治理黄河、管理黄河、保护黄河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不断与黄河进行互动,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生态层面的再认识和思考,才生成并逐渐发展起来了黄河生态文化。黄河生态文化不仅反映了人与黄河的关系,还反映了人与整个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关系,反映了流域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黄河生态文化可定义为是黄河流域内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主旋律的价值观念、精神诉求、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以及由此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黄河生态文化本质上是黄河流域内民众自觉协调与生存环境关系的一种文明形态,以尊重、维护大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内涵。它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从绿色高质量发展角度讲,黄河生态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持久性。生态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人对于美丽生存环境的向往构成了黄河生态文化不竭的发展动力源。同时,黄河生态文化追求的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共生。因此,以黄河生态理念为宗旨的发展必然能实现社会的持久永续发展。二是绿色性。绿色代表生命,绿色性是对绿色文明的传承。黄河生态文化遵循的是低影响开发原则,这是建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的必然走向。三是高效性。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中就包含了高效的内容。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由于降水等自然资源的匮乏,往往采用技术手段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产出,逐渐形成了黄河生态文化所特有的高效性特点,这一特点也成为新时代继续追求的目标。四是和谐性。“天人合一”是黄河生态文化的核心观点。黄河生态文化的本真是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这几组关系间的和谐。(二)黄河生态文化的功效“生态、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是一体的。”“只有依靠文化的支持和科学认识的指导,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2]这尤其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助力支持。这显现了生态文化的功能性问题。具体到黄河生态文化而言,其对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供思想理论依据。要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要将所掌握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融入知识理论体系当中,作为自身行为的指导思想。黄河生态文化自诞生以来便不断创新,并深化了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为黄河生态文明发展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黄河生态文化决定着流域内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程度,其发展程度越高意味着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程度也就越高,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也就越先进。二是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就是导引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指导人的生产生活行为,使其向着某一特定方向发展。当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个性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所能选择的行为方式多样,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黄河生态文化的引导作用,引导人们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形成绿色低碳的行为习惯。三是提升发展动力。首先,以黄河生态文化为主题衍生出的生态产品、生态产业,能够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危机间的固有矛盾,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其次,黄河生态文化中蕴含的生态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长期作用于人,会形成遵循自然规律的自觉行为习惯。再次,黄河生态文化所具有的强大教育功能会让人们逐渐产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诉求,并自愿参与到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中。四是形成制度规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有制度作为保障。黄河生态文化中不断创新发展的生态制度,能为人们提供绿色发展的制度规范。但只有当人们从黄河生态文化中萃取生态环保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指导,才能形成绿色环保的制度标准。五是创造新发展空间。从生态角度看,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产业,都存在生态创新的新领域。从黄河生态文化衍生出的生态产品、生态技术、生态产业,将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新的生长域。这是一种良性发展机制,它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通过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来满足人自身的发展需求。二、新时代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一)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价值有学者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和核心文化”[3]。黄河生态文化则是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文化,在我国传统生态文化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成分,实施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首先,黄河生态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无可替代。通过传播黄河生态文化,使公众树立文化认同感。同时,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模式与路径选择是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黄河生态文化不仅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更要传播好,使之成为新时代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名片。其次,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讲,传播好黄河生态文化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历史借鉴和坚强的精神支柱。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黄河流域存在的生态和发展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5]。通过传播黄河生态文化,一是可以利用好其以文化人的功效,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将黄河流域居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态行为习惯传递给受众群体,树立爱护黄河、珍惜黄河的生态意识,让绿色环保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并达成共识,自发投身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此外,实现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考虑不同流域段、不同省情区情的最适宜发展道路。而黄河生态文化是几千年来黄河沿线居民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来的,每一处的生态文化都是依据当地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所形成和发展,符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通过借鉴、传播黄河生态文化有助于推动构建适合不同流域段、不同省情区情的发展道路。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上曾多次提出“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一个“清净美丽的世界”[6],充分表达了中国在生态环保问题上的担当。但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常常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形成对中国的错误印象。通过黄河生态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消除这种误解,在国外受众中树立黄河的形象,以便让国外受众更好地接纳中国文化,充分认同中国政府在生态环境事务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最后,进入新时代,围绕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践活动所沉淀和凝聚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产品,仍需要通过传播来承载和延续。公众围绕黄河生态保护的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也需要通过文化传播来实现。(二)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尽管传播黄河生态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目前从事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专业机构太少。媒体本应是传播黄河生态文化的主力军,但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从选择主题的比例上看,媒体更倾向于去报道时政、娱乐、社会等为主题的信息,而生态文化方面的信息报道则少之又少。现有的传播黄河生态文化的专栏、专版、频道有待完善。从各省级广电媒体来看,由于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专栏,更没有专门的频道,因而相关信息多是被分散并入了其他传统的大众栏目中。其二,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过于单一,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受众的需要,尤其是目前一些传播黄河生态文化的产品在制作时加入了过多的“说教式”内容,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其三,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覆盖面不大。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小学、中学、高校在传播教育黄河生态文化方面工作明显力度不够。例如高校所涉及此方面传播教育的多为水利类院校,或者是历史学、文化学、生态学等相关专业,其他专业很少涉及。其四,有关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研究滞后,在许多重要的领域都没有涉足,这也使得具体传播工作缺乏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其五,黄河生态文化传播面临着两重环境问题:一是对外的全球化语境;二是对内的代际之间不同的需求问题。在原有语境环境中,黄河生态文化传播面临着不同年龄阶层、不同代际之间受众需求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国内90后、00后等年青一代正迅速成为新的受众群体。他们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和自我,深受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7]。怎样在传播过程中满足这一年龄群体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其他年龄阶层受众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置身全球化复杂语境环境中时,面对不同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也需要反思和转变惯有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不断完善黄河生态文化的表达权与话语权。三、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路径探索(一)加强理论研究与队伍建设理论研究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基础。因此,黄河生态文化传播首先要深入挖掘和剖析其文化内核,科学梳理发展脉络,准确把握黄河生态文化所包含的生态价值。既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要提炼和拓展新的时代精神。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充分发挥专家相对集中的优势,运用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宽视野、多角度的眼光,探索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最佳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撑。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涉及多学科交叉问题,既要以生态学、传播学、历史学、文化学为基础,又要符合文化传播内在机制。在黄河生态文化传播战略定位、目标推进、资源整合、主体参与和效果评估等工作中,均要遵循黄河生态文化自身的科学规律和法则。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实施与科研等领域人才的多寡,是传播工作能否达到目标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人才队伍建设也非常重要。应首先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黄河生态文化的知识普及,加大生态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力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二)坚持政府支持,多方参与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应当采取多渠道筹资的方式,可采用众包众筹的方式,进行资金的商业化运作。但由于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工作带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承担其传播的组织机构多带有公益性质。这就要求这项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化运作,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有针对性地扶持从事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媒体以及教育机构;另一方面需要从财政上给予专项拨款,对一些重要传播活动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三)推进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依赖于科技支持。对此,可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准确定位黄河生态文化作品的特色和目标受众群体,评估传播效果。启动全媒体多元传播模式,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借助融媒体传播渠道,把黄河生态文化主题作品传播出去,不断提高其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例如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以及微博、微信、B站等新兴媒体平台,以黄河生态文化为素材,制作情趣高远、易于大众接受的手机APP、创意宣传小标识或公益广告,全面、系统地传播黄河生态文化的内涵和知识,让受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黄河生态文化教育。利用好黄河博物馆、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以及沿黄各省市博物馆及文化馆等平台优势,将黄河生态文化融入讲解词中,融入展设当中,由此更好地传播黄河生态文化理念。在保护母亲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纪念日中,把黄河生态文化融入主题活动中。以黄河生态文化为主题组织摄影、书法、美术、诗歌创作或征文大赛;也可以高校为平台,举办“黄河生态文化”知识大赛进行传播教育。以纪录片、电视节目、新闻报道及评论、动画片、普及读物等形式从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几个方面予以生动展示。(四)注重传播的针对性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面向中小学生时,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从古今名家作品中筛选与黄河生态文化相关的精品,将其通俗化解析后列入语文、地理、自然、生物等教材当中;要加强户外教育教学基地建设,通过亲身体验,让生态文明知识真正内化到学生心中。针对高校在校大学生,一方面通过开设《黄河生态文化》等课程,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入黄河生态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环节中加入以黄河生态文化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活动,深刻体悟黄河生态文化的生态理念。针对成年人,要分行业和地区。一方面,通过培训,加强对相关单位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居民的生态文化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以黄河生态文化为内容,通过设置宣传栏,举办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受众的生态观念。针对黄河生态文化的国际传播,应选取具有跨文化传播、跨意识形态传播条件的文化产品,寻求国际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语言,真正实现“中国内容,国际表达”的目标,以生态环境为基本话语最终达成共识。传播黄河生态文化在新时代具有重要价值,这不仅体现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还体现在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上。相信通过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提升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力,从而增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EB/OL].http:///xinwen/2019-09/19/content_.htm,2019-09-19.[2]牛建强.抓住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新的历史机遇[EB/OL].http:///info/1047/1372.htm,2019-09-25.[3]薛华.论黄河文化与河洛文化:黄河博物馆新馆主题陈列之探讨[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2006:5.[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politics/19cpcnc/2017-10/27/c.htm,2017-10.[5]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EB/OL].http:///xinwen/2019-09/19/content_.htm,2019-09-19.[6]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N].新华社每日电讯,2017-01-20.[7]陈超.网络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水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07):121-124.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0/0922/454.html

上一篇:信息技术助推黄河水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下一篇:黄河生态文化70年传播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