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黄河生态文化70年传播的基本经验(3)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2 02: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新中国成立70年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启示 (一)政府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主导者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历程,政府是黄河生态文化的主要引导者,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70年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启示

(一)政府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主导者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历程,政府是黄河生态文化的主要引导者,政府的力量能够引领全国性的黄河生态保护和传播运动。下一步,建议政府在引领黄河生态文化保护传播的同时,也尽快制定和健全关于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的法律条文,为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二)全民性参与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保证

黄河生态文化不仅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大力开展黄河生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关系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任,因此全民性参与是黄河生态保护和传播的重要保证。

(三)全媒体传播将成为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在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以后还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日益重要。新媒体囊括并发展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以强大的传播优势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5]做好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也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力量。全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结果,也是未来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科学研究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理论支撑

科学研究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前提,因为科学研究决定了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专业性。当前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仍处于发展阶段,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需要科研力量的支持。建议组成一支由高校、学术机构、民间力量等组成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对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播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研究,以提升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理论水平。

(五)国际化传播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际上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变革,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扩大了国际影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河流,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具有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理应推动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国际化,承担起向世界传播黄河生态文化,传播黄河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任。

(六)建立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体系是重要目标

黄河流域面积广,流经的不同省份和地区生态文化状况有明显的差别,建议由政府统筹协调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工作。习近平同志在今年9月18日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具体到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而言,今后我们在实现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同时,还应致力于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确保黄河生态文化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协同进行。

[1]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序论:1.

[2]雷雨.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8(8):31.

[3]夏光,王勇,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变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1):11.

[4]习近平的黄河足迹[N].人民日报,2019-09-21.

[5]刘青.新媒体时代下原生态文化的传播策略[J].科技传播,2015(7):153.

[6]夏光,王勇,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变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1):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高度重视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新中国成立70年黄河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播黄河生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关系紧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末是初始阶段,黄河生态保护和传播的意识初步形成。(2)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是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意识不断提高和深入的阶段。(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1],黄河流域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进入了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末1956年3月1日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显示了毛泽东同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几次视察黄河,关心黄河的治理,也具有明确的生态保护意识。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黄河流域生态脆弱,生态保护形势严峻。历史上黄河生态恶化与古代社会历代王朝一味向黄河“索取”生产生活资料却不重视黄河生态保护有很大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力低,粮食生产是重要目标,黄河中下游地区又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为了扩大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的利用超出了黄河的承受能力。这一时期,人们对黄河索取多,“利用”多,保护少,黄河生态保护总体上处于“被动”式保护状态。(二)上世纪7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以前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以前,国内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生态文化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这一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开创到成熟的时期。从国内环境看,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具体到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工业污染、环境恶化等让黄河面临的生态压力越来越大。从国际大环境看,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较早,生态环境问题也暴露得非常突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掀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屡次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也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头等大事,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受国内生态环境压力和国际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党和国家顺应历史潮流,用开放、长远的战略眼光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于生态领域,主动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及时引导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制定和实施则标志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的正式确立。这一阶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非常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邓小平的“两个文明建设”不仅包含了尊重自然规律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环境保护推向法制建设的轨道。在他的影响下,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还相继出台如《森林法》《草原法》等多个单个法律法规。“两个文明建设”思想和生态保护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使黄河生态保护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待黄河的生态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说,“黄河的治理开发要兼顾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把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点,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就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指示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生态保护越来越向着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国际化发展,黄河的治理和策略也由此发生根本性变化,生态优先成为黄河生态文化保护的基本理念。但这一时期黄河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黄河流域几十个大中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增长,黄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同时“受全球变暖影响,黄河流域近30年表现出明显的气温升高,降雨减少,实际蒸发量大,中下游径流减少”[2],黄河流域工业用水和灌溉用水规模不断加大,水资源减少,生态用水紧张。1972—1996年这25年间,黄河下游19次断流,对黄河下游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提出了“美丽中国”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内涵写入我国“十三五”规划,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开展了许多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制度改革进程加快,治理力度前所未有,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最大、成就最显著的时期。”[3]2018年3月,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我国《宪法》,加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单个立法,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纲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以单个法律法规为补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总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也发展到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十分关心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2016年7月,他在宁夏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的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看作是与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同样的国家重大战略。[4]会议上,习近平在充分肯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的同时也指出“流域生态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并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为今后的黄河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播指明了方向。二、新中国成立70年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基本经验(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传播经验这一阶段,我国黄河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是朴素的、自发的,黄河生态保护活动也缺乏科学依据和科学态度,在具体生态保护政策的落实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更谈不上生态保护的系统性规划。此一阶段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主要是以官方媒体——党报、政府机关报等为主体。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观念落后,最明显的是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把自然(包括黄河)看作被征服的对象,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黄河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给黄河生态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宣传和传播理念,造成普通百姓生态文化保护观念和传播观念普遍薄弱,参与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的自觉性不高。(二)上世纪70年代末到党的十八大以前的传播经验受国内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国家生态保护意识加强以及国际环境生态保护等影响,我国政府和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迅速提高,黄河生态文化保护观念快速提升,生态文化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都发展到了新的水平。不仅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代表的官方媒体——包括纸媒、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传播力度不断加大,更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在传播方式、传播区域和传播主体等与前一阶段有了质的变化。这一时期包括纸媒、广播电影电视等在内的官媒仍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公众号、自媒体等新媒体也成为重要的传播载体,与官媒形成互动,大大拓展了生态文化的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效率。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也由线性传播变成了纸媒、广播电视、新媒体等的多维传播,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也实现了由不自觉传播到自觉传播的根本性转变。(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传播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我国生态文明的传播媒介和传播主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文化传播不断走上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党和政府提出了将媒体融合作为新闻传播的主导方向的战略。媒体融合,“中央厨房”,都将深刻地影响和推动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相信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借助国家的力量,其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传播影响力都会得到空前的提升。三、新中国成立70年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启示(一)政府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主导者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历程,政府是黄河生态文化的主要引导者,政府的力量能够引领全国性的黄河生态保护和传播运动。下一步,建议政府在引领黄河生态文化保护传播的同时,也尽快制定和健全关于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的法律条文,为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播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二)全民性参与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保证黄河生态文化不仅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大力开展黄河生态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关系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任,因此全民性参与是黄河生态保护和传播的重要保证。(三)全媒体传播将成为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在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以后还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不断增加,“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日益重要。新媒体囊括并发展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以强大的传播优势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5]做好黄河生态文化的传播,也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力量。全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结果,也是未来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四)科学研究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理论支撑科学研究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前提,因为科学研究决定了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专业性。当前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仍处于发展阶段,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需要科研力量的支持。建议组成一支由高校、学术机构、民间力量等组成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对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播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研究,以提升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理论水平。(五)国际化传播是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际上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变革,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扩大了国际影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河流,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具有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理应推动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国际化,承担起向世界传播黄河生态文化,传播黄河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任。(六)建立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体系是重要目标黄河流域面积广,流经的不同省份和地区生态文化状况有明显的差别,建议由政府统筹协调黄河生态文化传播工作。习近平同志在今年9月18日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具体到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而言,今后我们在实现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同时,还应致力于黄河生态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确保黄河生态文化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协同进行。参考文献:[1]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序论:1.[2]雷雨.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需水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8(8):31.[3]夏光,王勇,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变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1):11.[4]习近平的黄河足迹[N].人民日报,2019-09-21.[5]刘青.新媒体时代下原生态文化的传播策略[J].科技传播,2015(7):153.[6]夏光,王勇,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变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1):11.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0/0922/455.html

上一篇:新时代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下一篇:故宫里的“水” ——玉泉金水护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