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推进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建设的思考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05: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蓝道”系统是建立在水资源基础上的全域化水发展系统,是连接风景名胜、野营点、划艇运动、保护区等设施或地点的线性水系景观。“蓝道”建设旨在保护江、河、湖、库、渠和湿

“蓝道”系统是建立在水资源基础上的全域化水发展系统,是连接风景名胜、野营点、划艇运动、保护区等设施或地点的线性水系景观。“蓝道”建设旨在保护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将重要的水观光、水文化和水休闲点串联起来,在水生态、水安全、水生产建设的依托下,形成“人与河流融合”、“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建设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创新举措。

一、建设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的意义

(一)旅游“蓝道”是保护治理黄河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9个省区人口占全国的30.3%,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6.5%,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治理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而美国学者西蒙兹提出“蓝道”理念,也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很多城市滨水区经历了严重的功能退化和衰退,经常受到洪水威胁,基于恢复水域生态环境,打造滨水景观的初衷而提出的治理方案[1]。“蓝道”系统建设,是将“水”包围在宽度有变化的带状开放空间内,被保护的“蓝道”形成线型的自然走廊,通过水资源保护体系、水质净化体系、水污零排体系,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作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二)旅游“蓝道”是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从2015年全域旅游概念提出以来,黄河流域各省都在持续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尤其是近两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促进黄河文化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融合,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是快行、慢行、绿化、游憩、驿站系统构成的文化生态廊道,形成快行与慢游结合,游览与休闲结合,体验与观光结合,文化和旅游共融的高质量发展体系。通过“蓝道”规划实施,将串联起黄河沿岸历史文化“紫道”、生态休闲“绿道”,实现“三道”联通黄河流域各省的生态文化系统,有效推进全域旅游和多元产业发展。

(三)旅游“蓝道”是改善黄河流域人民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内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尤其是提升黄河沿岸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让村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通过旅游“蓝道”系统建设,发挥旅游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依托黄河流域的文化、生态、农业资源,发展流域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通过一镇一业、一乡一景、一村一品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镇延伸,构建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就业增长的新机制[2]。同时,通过“蓝道”建设,为黄河沿岸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顺应群众多样化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建设的内容

总的来说,旅游“蓝道”系统串联黄河流域的河道、水库、湿地等水系,打造集生态、安全、景观、文化、休闲为一体的蓝道系统,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黄河流域“蓝道”。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修复水系生态功能,形成生态蓝道

按照无垃圾堆放、无漂浮物、无违章建筑、无污水直排;有生态空间、有牢固堤防、有管护机制、有良好水质的目标整治黄河流域水生态及两岸环境,构建“水资源保护体系+水生态修复体系+水污零排体系”的生态蓝道。通过科学规划湖泊、湿地、水库,保障洪涝、干旱时期的滞蓄缓冲能力;通过建设水中湿地,两岸造林、植草,培养净水植物等方式,促进黄河及支流水系水生态群落恢复为完整生态系统;通过水源保护区域污水管网建设,以村为单位配置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居民的生活污水全部截污纳管,实现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

(二)建设海绵城市,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形成安全蓝道

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雨水工程规划,逐级控制,延缓径流,恢复自然的水循环过程,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防洪体系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最终目标是降低或减缓城市自然灾害及环境变换所引发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海绵城市要充分利用“绿化系统+河道水系”空间,增加道路与路边绿地、公园及水系的连接等措施,构建排水系统与江、河的联动关系,形成“蓝绿相间”的安全生态系统。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1/0309/721.html

上一篇:打好黄河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三张牌
下一篇:黄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