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听!中国之声讲述东营黄河故事:《沧海桑田的(2)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6 04:5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尚廷奎:抢黄河大坝,做饭就在野地里刨个坑,支个大锅。雨天天下,水连天天连水,民工做饭的锅漂的满地都是。那时候咱们国家还缺油,还得保油田的

尚廷奎:抢黄河大坝,做饭就在野地里刨个坑,支个大锅。雨天天下,水连天天连水,民工做饭的锅漂的满地都是。那时候咱们国家还缺油,还得保油田的十几口油井。水已经到井边上了,抢井的时候,家属去装沙袋子,我们就扛,那真是拼命保住。

▲黄河携带的泥沙在黄河口源源不断塑造出新生的土地(摄影:东营广播电视台杨斌)

洪水退去,大坝保住了,油田也保住了。此后,黄河水流过清水沟,为油田周边的大片盐碱荒滩带来生机。油田组织职工家属开荒种稻,把盐碱滩变成良田。

尚海防母亲:有水就好多了,打的稻子挺好,一个人得一万多斤吧,打的稻子一车车往这边拉。

尚廷奎:这边专门有个管理站。

尚海防母亲:打好了,晒干了,送过去。

▲黄河三角洲,荒滩变良田(摄影:东营广播电视台杨斌)

1986年,尚海防在黄河两岸辗转六个学校读完中学后,进入采油厂工作。夏天要防洪,冬天要防凌汛,始终围着黄河转。直到有一天,黄河,断流了。

1997年,黄河更是出现了最为严重的一次断流,从河南开封到入海口,断流226天。水库的蓄水日渐见底,所有人都慌了。

尚海防:洗衣服有时候偷着用一部分生活用水洗洗,有的就自己弄点漂白粉沉淀一下,然后洗洗衣服。最早的时候澡堂大家伙还去洗澡,到200多天的时候,洗澡都没有人去的,洗了还不如不洗,越洗越脏。

人的困境尚且能够克服,动植物遭遇的却是灭顶之灾。七十年代一挂网就能捞上满满一兜的黄河鱽鱼,濒临绝迹,黄河河口三角洲一度萎缩了七八千亩。

▲俯瞰黄河东营段

1998年1月,163位两院院士联名签署倡议书,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年底,《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出台,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黄河水量。1999年至今,黄河干流再没有断流。黄河之水去复来,油田的生产方式也在悄然变化。

尚海防:八九十年代以前,那时候只要打出油来什么事都得给让路。咱们那个注水井,原来的时候是注黄河水,那时候取黄河水都没有计量,这边用着黄河水,那边废液之类的还得排放。现在我们原油是直接输到孤岛那边,今年油田也准备下决心油不往那边输了,因为这条跨黄河管线危险性太大。

孤岛镇朝阳三区,尚海防、张会平夫妻俩住在父母的隔壁单元,张会平已经从采油厂退休,每天早饭过后,她会去给老人准备午餐。

尚海防:我们家老爷子每天早晨到植物园去转一趟。

记者:今天给他们做些啥?

尚海防母亲:豆角、丝瓜、肉、鸡蛋。

张会平:一般都是三四个菜……

2020年,黄河鱽鱼重现黄河口

黄河鱽鱼重新出现,这条新闻在东营人的手机上刷了屏。有了黄河水源源不断的滋养,不仅是鱽鱼归来,整个黄河口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张会平:你看两边现在是变成藕池了,以前的时候是种棉花、种玉米,水库那里到了冬天你还能看见野鸭子,还有天鹅,还有水鸟,环境真是很好。

▲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动物在黄河口湿地栖息(摄影:东营广播电视台杨斌)

尚海防家中一直摆放着儿子小时候的玩具——一架战斗机模型。儿子没有选择做“油三代”,大学毕业后当了兵。喝着黄河水长大、流淌着石油工人的基因,夫妻俩相信远方的儿子终将顶天立地,而他们,始终留恋着脚下这方土地、这条河。

张会平:黄河水一来都有灵气了,树也活了,草也肥了,也有鱼了,也有鸟了,各个方面都好了。

尚海防:黄河初期的时候像一匹不受驯服的野马,现在驯服了以后,它是像一个特别能包容的母亲。

▲尚海防一家人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监制: 胡永平

审核:金琳诗

成 娜

编辑: 徐菲菲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zonghexinwen/2020/0926/459.html

上一篇:建工之声 ‖ 爱祖国更爱家乡
下一篇:青海:《花儿·少年》乐动河湟之声九省联动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