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黄河上游黄沙头:综合治沙筑“绿色长城”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0 16: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沿着高速看中国】黄河上游黄沙头:综合治沙筑“绿色长城” 中新网青海贵南6月19日电 题:黄河上游黄沙头:筑起“沙漠绿色长城” 作者 祁增蓓 再过大概20天,贵南县黄沙头近2万

【沿着高速看中国】黄河上游黄沙头:综合治沙筑“绿色长城”

中新网青海贵南6月19日电 题:黄河上游黄沙头:筑起“沙漠绿色长城”

作者 祁增蓓

再过大概20天,贵南县黄沙头近2万亩的草方格沙障设置工程就能完工,等明年种上乌柳、柠条和沙蒿等植物,便可有效阻止土地荒漠化。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南县地处黄河流域,境内黄河总长174.58公里,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国防沙治沙重点示范县之一,全县沙漠化土地面积达342万亩(沙漠面积约142万亩),占该县总面积的34.2%。

图为正在防沙治沙草方格。祁增蓓 摄

上世纪中期之前,黄沙头及木格滩周边沙漠每年以5到15米的速度向东南肆意扩展蔓延,每年近3000多亩草地耕地被沙漠吞噬,严重威胁黄河上游生态安全,给周边民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

土生土长在黄沙头的牧民多杰加对曾经黄沙肆虐的景象记忆犹新,“那时候,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草场被黄沙掩盖,家里面全是吹进来的沙子,吃饭的时候碗里面都是沙子。”

图为航拍黄沙头防沙治沙区植被。马铭言 摄

“每天上班前还干干净净的,下班回家,就发现头发、嘴里都是沙子。一眼望过去全是黄沙,能见度很低,道路时常也会被掩埋。”同样对风沙记忆深刻的还有海南州贵南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谭明生。1993年,年仅24岁的他大学一毕业就来到贵南县治沙。

“七八个人,就在这黄沙头扎了个帐篷,白天走路勘测,晚上回来规划。”谭明生感慨,“那时候年轻,学的专业又是防沙治沙,兴致很高,一点都不觉得累,我们就是要在沙漠里种树。”

图为航拍黄沙头防沙治沙区植被。马铭言 摄

那时,周边的农牧民面对风沙“节节败退”,出现了“沙逼人退”的局面,也没有人相信这里能种树。“大概两年,我们的树真的活了,黄沙头出现了些许绿色。周边的牧民陆陆续续开始自带帐篷和日常生活器具,驻扎在黄沙头,跟着我们植树。”谭明生说。

1996年开始,贵南县将黄沙头及木格滩周边治沙造林列入全县沙漠化治理的重点区域和头等大事,全县民众齐上阵,团结奋斗共抗沙。“我们村当时特别积极,每户只留一位年纪大的照顾牛羊,其余的人都主动参与防沙治沙工作。”多杰加说,能亲手将风沙遏制住,农牧民心里比谁都开心。

贵南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李晓敏介绍,贵南县按照以“环木格滩生态圈治理为主线,四滩两沟两线一流域为重点”的防沙治沙总体布局,采取“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工作措施,组织民众参与治沙造林活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25年来,贵南县累计投资14.5亿元,完成人工治沙造林110万亩,封沙育林草50万亩,工程固沙19.9万亩,治理沙漠化面积178.9万亩,筑起了长达300多公里的“沙漠绿色长城”,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前的2.6%提高到了现在的19.24%。

贵南县自然资源局造林办公室主任李忠玉参与治沙近20年,对黄沙头的变化深有感触。“治沙的成功遏制了黄河流域贵南段的水土流失,保障了黄河上游生态安全,沙区周边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据悉,“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完成防沙治沙任务共57.4万公顷,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1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1.02万公顷,重点沙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完)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zonghexinwen/2021/0620/1333.html

上一篇:今年黄河汛前 调水调沙启动
下一篇:书香黄河 百年圆梦 喜迎书博——首届“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