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推进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建设的思考(2)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05: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完善滨河公园、滨湖公园、滨水广场、滨水绿道、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水系绿化景观,形成景观蓝道 水景观的构建要以自然生态为主要特征,借助

(三)完善滨河公园、滨湖公园、滨水广场、滨水绿道、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水系绿化景观,形成景观蓝道

水景观的构建要以自然生态为主要特征,借助黄河水系丰、种类多、形态美的河道优势,因地制宜,以修复黄河生态环境为基础,打造以水系为轴心、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的绿化工程,形成景观丰富、风格迥异,河流、湖泊、湿地、森林、公园、城市、乡村动态变化的开放空间。滨水景观建设还要充分体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面貌和开放的经济特质,创造具有时代、文化、生态的景观环境,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结合,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

(四)挖掘水系历史文化价值,开展水上文化活动,形成文化蓝道

在黄河沿岸,可以修建文化公园或文化长廊,对当地代表性的文化进行活化展示。比如渭河可以建设水利工程主题文化公园,展示渭河灿烂的水工文化和从古至今渭河两岸人民治理渭河所体现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挖掘黄河文化内核,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深切感受黄河魅力,同时增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开展一些特色的水上文化活动,形成标志性的黄河文化品牌。

(五)打造沿河、沿湖休闲空间,建设亲水栈道、生态绿道等滨水慢行交通系统,形成休闲蓝道

充分利用黄河的水系、河堤绿道、滨水公园等资源,完善公共休闲设施、道路景观塑造与慢行交通系统,提升黄河的休闲度假功能。建设游乐亲水设施,比如游船、索道、滑索等,举办自行车环线、水上运动等滨水运动休闲项目,打造休闲度假民宿,创建融合休闲、运动、娱乐、文化、疗养于一体的黄河休闲度假区。利用黄河流域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集观光、采摘、垂钓、养殖、水上餐厅、住宿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沿黄河的景区充分利用黄河资源,积极开发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和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领略黄河风采,感受黄河风情。

三、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建设的原则

(一)整体发展与重点突破的原则

将黄河流域旅游“蓝道”建设作为一个整体去思考,要统筹考虑黄河流域各省的发展规划,注重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因此要以规划为引领,实现各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模式。同时,针对黄河流域治理和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要立足实际情况,重点解决好体制机制、公共产品、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问题。

(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旅游“蓝道”建设并不以开发黄河资源为目的,而是通过“蓝道”建设,探索出黄河保护和治理的创新路径,改善黄河生态环境。因此在建设中要科学规划、精细管理,要尊重自然水岸线,严禁渠化河道、盲目“挖地造湖”,采用饮用水源蓄水等。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性进行分区、分片、分类治理,因地制宜地构建以“上游涵养水源,中上游水土保持,中下游环境治理,下游及河口生态重建”为重点的复合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迹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特色的原则

黄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各省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因此旅游“蓝道”建设要突出各省历史文化底蕴,以有形资源为载体,以特色文化为灵魂,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黄河旅游品牌。比如河南打造了中华文明溯源之旅、大河风光体验之旅、治黄水利水工研学之旅等3条黄河文化特色主题游线路,将黄河流域河南段富集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转化为游客可亲近、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产品。同时,做大做强“蓝道”旅游也要与各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比如陕西依托“蓝道”打造休闲农业、特色小镇、文化观光等项目,构建特色鲜明、形态多元的旅游产业链。

四、黄河流域旅游“蓝道”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顶层设计、统筹管理

美国国家“蓝道”的标准制定、评估、指导、协调建设和监督由国家“蓝道”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包括土地管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鱼类和野生动物局、美国地质调查局等。旅游“蓝道”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必须要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划和推动才能完成。编制《黄河流域“蓝道”系统建设规划》,从顶层设计角度,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总体架构,内容结构,重点项目,发展时序,责任单位等;从改革创新层面,构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门、多省市参与的综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蓝道”建设运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各相关省市要将“蓝道”系统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部门分工协作和行业协调联动机制,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1/0309/721.html

上一篇:打好黄河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三张牌
下一篇:黄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