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牡丹主场,黄河之魂;千年面塑,黄河之彩(3)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06 11:5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844年是人与人的见面。这一年,江西弋阳面塑艺人来到了牡丹区的穆李村,米塑与花贡结合,菏泽面塑从此开始嬗变。 马上到来的1855年,人与稻麦相见就

1844年是人与人的见面。这一年,江西弋阳面塑艺人来到了牡丹区的穆李村,米塑与花贡结合,菏泽面塑从此开始嬗变。

马上到来的1855年,人与稻麦相见就面临了重大考验。是年,黄河从兰考的铜瓦厢决堤,直冲东明、牡丹区境内而进入了山东。

菏泽面塑,注定是要经过漂泊的,但是面与面,相互留恋、缠绵,互相不肯舍弃。生活,活着,从手植稻麦开始,从双手痴恋着杂糅着的米面开始。

很快,菏泽的面塑艺人,先是在黄河大开大合的南北摆动范围之内游艺不止,北上京津,南抵江淮,分别形成了三大流派,即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与上海的赵派,本土的菏泽李派的艺术成就与影响力最大。

继而,菏泽面塑又走向东南亚与印度,走向海外。

带着太多关于生命、黄河、泥土的故乡记忆,也掠过了太多太多的他乡记忆,以命相搏,根脉不断,枝叶四张,遂有菏泽面塑,遂有

天下面塑出穆李

它与地方小曲儿、皮影、剪纸、民画等等,因为长时间不登大雅,所以也就绝对不会有宏大叙事爱好者的空洞与浮躁,也不会有文人自诩中的矫情与虚弱,无论在哪里,人与生命中最难以舍弃的东西,一直相伴,道在手头,从未离场。

从娱神到娱己,再到糊口生计,菏泽面塑雅俗无违,人神通贯。

▼菏泽面塑

(图片来源/菏泽市旅游局)

菏泽面塑首先是一门手工技艺,成形造作重在双手,所依工具不过刀梳竹签等小件随手而已。艺人们立于街头,空诸依傍,信手把玩之间,栩栩如生的面塑形象常在瞬间完成。

这才是面塑艺术最精湛也最震撼的地方。凭借着一双手,一双在黄河滩头种地的大手,就搞出了鬼斧神工般的面塑形象,不需要繁复的工艺与设备,没有事后的雕琢与推敲设计,身心俱在,意象叠呈。对比现代手工大师那过于复杂与算计的工程一般的操作,菏泽面塑才叫作艺术的把玩,这是直觉直察里能洞见神鬼,是以命相搏的生存之中去接人应物,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也从不去表白什么情怀,论什么匠心。

讨什么生活,活什么样子,心中天地神鬼自在俯仰之间,触手可及,面塑人一一拨开其生面,万物粲然醒目,顿立眼前。

菏泽面塑色彩艳丽,造型夸张而形态逼真,最具民间艺术的浓郁,最是民间直白的诉求。就像徽派建筑之所以简洁是因为面对杂多或者富裕的色彩进行删繁就简,寻求清净与内在品质,还好比满清入关带来的是花色繁多的各种建筑装饰一样,都是生命的自动调整,寻求平衡,稀缺为贵。

菏泽面塑需要五彩缤纷,需要在不断被肆虐有不断重生的中原大地上再度呼唤,不遮蔽,不琐屑,只要繁荣得坦荡,富庶得热烈。民间的色彩就是这样,稀缺就带来渴望,但表述上不会无病呻吟,也不会用抑郁去塑造审核,用复杂的形体去颠覆神明。

菏泽面塑现在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人与有荣焉。穆李村的艺术还会在,它还会在底层活下去,这个底层是最有力最肥沃的黄河文化的地层,形塑了华北平原这张中华最大的脸面,是诸民族艺术的真正堂皇之地。

“天下面塑出穆李。”穆与李者,祖宗昭穆所以有子嗣克成其家,桃李争辉所以有后学传承不止 。姓寄禾木,面塑自当生生不息,地归菏泽,人物定是水木清华。

▼黄河奔腾

(图片来源/好客山东文化和旅游图片库)

(文章来源于新浪山东 ,作者辛齐)

【来源:新浪山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举报/反馈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zonghexinwen/2021/1106/1533.html

上一篇:《黄河之声》2021-2022征稿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