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治黄信息化建设定量评价及发展建议(3)

来源:黄河之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5 12:3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虽然黄委信息化水平处于流域机构前列,但很大程度上属于 “以量取胜”,而非 “以质占优”。 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人员机制问题。 黄委从事信

虽然黄委信息化水平处于流域机构前列,但很大程度上属于 “以量取胜”,而非 “以质占优”。 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人员机制问题。 黄委从事信息化的职工人数虽多,但是高学历(硕士以上) 占比不大(15.5%),仅比海委略高,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中全日制硕士占比更少;年度信息化培训较少,以2018 年为例,黄委信息化培训仅为608 人天,低于长委,而信息化人员总数却是长委的近两倍;内部管理机制不够灵活,使单位发展面临挑战。

(2)基础设施问题。 黄委2018 年基础设施一项的评价值为9.65,远高于其他流域。 当年黄委信息化项目建设总投资和运维费分别为9 291. 41 万元和3 117.21万元,均低于长委,但却需要建设和维护比长委庞大的基础设施。 目前,黄河下游通信传输能力已明显不足,通信设备老化,手段单一,信息传输安全存在隐患。 黄委计算机网络所覆盖的 “深度” 和 “广度” 不够,承载能力弱,应用新技术的信息采集体系没有形成,云计算存储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黄委2018 年基础数据总量达26 096.30 GB,高于其他流域之和,但黄河数据中心现有云计算存储承载能力基本饱和,基础设施短板明显。

(3)业务应用和网络安全问题。 业务应用方面黄委近年进步很快,2018 年比2017 年增长79.5%,但是应用系统总数仅排流域机构第5 位,覆盖范围也不够广,且治黄信息化业务应用和信息技术融合不紧密,存在 “两张皮” 问题。 水资源管理业务应用未实现全覆盖,水利工程建设及电子政务方面支撑强监管能力不足;网络安全方面黄委2018 年较2017 年有所退步,较高的指标值主要得益于委属单位数量多,在面对大面积计算机网络病毒袭击和黑客攻击行为时,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4 发展建议

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黄河的治理要求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流域),涵盖黄河流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 这就要求黄委信息中心(网信办) 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准确把握水利信息工程短板和服务强监管需求,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以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引领治黄现代化。 针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 管理层面

管理工作是治黄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在行业管理上,黄委信息中心(网信办)要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按照 “安全、实用” 总要求,统筹协调督促,优化全河信息化资源配置,推动治黄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补齐水利网络安全短板,加强水利网信监管。提升黄委网络安全能力,健全网络安全检查常态化机制并全链条延伸。 建立网信考核机制,对全河各部门和单位网信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加强监管。 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在战略层面的谋划,推进 “智慧黄河” 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鼓励推广新技术和水利业务融合应用。

在内部管理上,要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敢于担当,在国家事业单位现有体制下,灵活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不让规定成为约束快速发展的桎梏。 平衡编制差异,让各种身份的员工在其事业轨道上均有相对应的上升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能够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高新进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水平,增加职工培训并严抓培训效果和考核,与知名高科技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训。 在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设置竞争激励机制,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让员工既有短期努力所得,又有长期奋斗目标,使个人价值和单位的利益高度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

4.2 业务层面

服务各类治黄业务是治黄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要力促信息技术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杜绝 “两张皮”,做到基础设施补短板,支撑行业强监管。

基础设施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推进通信及网络设施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扩充黄河数据中心云存储空间,提升防汛抢险应急调度指挥的基础支撑能力,丰富采集手段,提高感知水平,形成高时效、全覆盖的立体监管数据采集体系。

支撑行业方面, 聚焦习近平总书记“3·14”“9·18” 重要讲话精神,围绕 “四个确保”,联合各业务部门深入挖掘、梳理需求。 在现有资源整合基础上,以“智慧黄河” 为抓手,增加实用型应用系统数量,扩大其覆盖范围,推动信息化向管理层级、人员和业务的全覆盖。 在完善防洪减淤体系、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监管等治黄主业及其他非主业方面,做好建设项目的前瞻性、连续性储备。

文章来源:《黄河之声》 网址: http://www.hhzszz.cn/qikandaodu/2021/0125/546.html

上一篇:封丘倒灌区滞洪削峰作用二维数学模型研究
下一篇:黄河防洪防凌调度决策会商系统建设